《spss心理健康調查報告 文檔4545》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spss心理健康調查報告 文檔4545(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云南師范大學呈貢校區(qū)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 11 級教育學專業(yè) 摘要:本文對云南師范大學呈貢校區(qū)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調查問卷利用SPSS軟件提供的 繪制統(tǒng)計表,計算集中量數(shù)、差異量數(shù),相關分析功能等。本次調查選取了云南師范大學呈 貢校區(qū)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教育學11的全體學生進行調查,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該班大多數(shù)同學 存在一種或多種心理障礙,而且該班女生心理健康狀況優(yōu)于男生,此外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與其是否為獨生子女和家庭住址有關。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
1 對象與方法
研究對象
以云南師范大學呈貢校區(qū)本科學生為研究對象,共發(fā)放了56份調查問卷,回收率為93% 有效問
2、卷52份有效率為100%,其中涵蓋了1個學院,1個專業(yè)和1個非畢業(yè)班年級。其中 男生8人,占總人數(shù)的14 %,女生48人,占總人數(shù)的86%;城鎮(zhèn)學生7人,農村學生49 人等等,如表(a、b、c)和圖(a、b、c)。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問卷有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大學生基本情況及職 業(yè)壓力調查,問卷第二部分為,《狀況自評量表一SCL90》該量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 康測量表之一,適合用于測查某人群中那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礙、某人可能有何種心理障礙極 其嚴重程度如何。測驗由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 執(zhí)及精神病性九個因子構成,共90個自我評定
3、項目。測驗分值越低則心里越健康。 數(shù)據分析與統(tǒng)計
問卷調查結果用 SPSS11.5 進行系統(tǒng)分析。
2結果
2.1 分析與討論
由圖1總分分布直方圖可知。據SCL90的評分標準可知:總分在160分為臨床界限, 超過160分說明測試人可能最在某種心理障礙,而從得分次數(shù)分布表和直方表可以看出最低 分是104,最高分是271,數(shù)據極端分布比較少,主要集中分布在130—210分左右,整體呈 正偏態(tài)分布,因此可知超過1/3的人數(shù)總分小于160即呈貢校區(qū)學生超過1/3的人沒有心理 障礙,而大約2/3的學生或多或少存在某種心理障礙,其中有極少數(shù)人有著嚴重的心理障礙。
由表2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檢
4、出狀況可知。調查對象中,總分大于160分的有21 個,而大于200分的有10個,從而可知存在心理問題的大學生占 42.3%,其中心理問題較 嚴重的大學生占總數(shù)的 15.3%。從上表可知因子分大于3 的比重最大的是抑郁約占7.4%, 其次是焦慮約占 5.4%,可看出有少數(shù)人存在極嚴重的抑郁和焦慮癥狀,因此要加強對這類 學生的心理輔導,還有因子分大于2 的所占比重最大的是強迫癥狀 56%,其次是人際關系 敏感約占 44.6%,因此大多數(shù)人存在輕微的強迫癥狀和人際關系敏感。
由表 3 大學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分與常模的比較可以看出左邊是大學生心理健康個因子 分的標準分以及標準差,右邊是本次師大呈貢校區(qū)
5、大學生的平均分及標準差,從表中可知呈
貢校區(qū)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平均分都大于大學生標準分,其中高出標準分最多的是強 迫癥狀,與標準因子分最接近的是軀體化。
由表大 4 學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分的性別比較可知,大學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分的性別比較 可以看出除了人際關系敏感、恐怖、和精神病性三個因子分女生的明顯高于男生的,其余的 因子分男生的都高于女生的,而且男生的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 敵對、偏執(zhí)、精神病性的因子得分分布比較分散而恐怖、其它的因子得分分布比較集中,而 女生的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偏執(zhí)、精神病性的因子得分 分布比較集中而恐怖、其它的
6、因子得分分布比較分散,因此女生的健康狀況優(yōu)于男生。此外 可知性別與心理健康得分的關系成點二列相關關系。
由表 5 可知城市的大學生的敵對、偏執(zhí)、其它三個因子分高于鄉(xiāng)村的大學生,而其余的 因子分則低于鄉(xiāng)村大學生的的,從表中可以看出,鄉(xiāng)村的大學生比城市的大學生有更多的心 理健康問題,且城市大學生的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精神病性因子得 分分布更為集中而強迫癥狀、恐怖、偏執(zhí)、其它的因子得分則比較分散,而鄉(xiāng)村大學生的軀 體化、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分布較為分散而強迫癥狀、恐 怖、偏執(zhí)、其它的因子得分則比較集中,因此城市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由于鄉(xiāng)村學生。此外 家
7、庭住址與大學生心理健康得分成點二列相關關系。
由表 6 可知獨生子女的軀體化因子得分小于非獨生子女的因子得分,其余的各種因子得 分獨生子女皆大于非獨生子女的因子得分,說明許多獨生子女都存在一種或多種心理健康疾 病,英愛加強對獨生子女的關注和教育,而且獨生子女的強迫癥狀、焦慮、敵對、其他、恐 怖的因子得分分布比較集中而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偏執(zhí)、精神病性的因子得分分 布比較分散而非獨生子女的強迫癥狀、焦慮、敵對、其他、恐怖的因子得分分布比較分散而 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偏執(zhí)、精神病性的因子得分分布比較集中,因此非獨生子女 的健康狀況優(yōu)于獨生子女。此外是否為獨生子女與大學生心理健康得
8、分存在點二列相關關系 2.2 結論
經過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師大呈貢校區(qū)教育學專業(yè)的學生大多數(shù)學生存在一種或多種心理 障礙,少數(shù)人存在嚴重的心理障礙,因此對于處于輕度心理障礙的學生應及時進行有效的心 理調節(jié)和疏導,如果不進行及時輔導部分學生可能會受到潛在的誘因影響出現(xiàn)嚴重的心理問 題,而對于少數(shù)存在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應進行及時的,有效的、定期的心理輔導,促進他 們正確認識心理健康問題,并指導他們應用正確的方式方法認識自我、重塑自我解決心理健 康問題。而對于心里基本健康但學習、生活中有多種煩惱、有明顯心里矛盾和沖突的學生, 應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社會、認識他人、揚長避短、不盲目攀比、開發(fā)潛能、
9、全 面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性別
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有效 男
8
14.3
14.3
14.3
女
48
85.7
85.7
100.0
合計
56
100.0
100.0
家庭所在地
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有效 農村
49
87.5
87.5
87.5
城市
7
12.5
12.5
100.0
合計
56
100.0
100.0
是否為獨生子女
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有效 是
11
19.6
19.6
10、19.6
否
45
80.4
80.4
100.0
合計
56
100.0
100.0
大學生心理健康得分次數(shù)分布
[數(shù)據集1] G:\SPSS\教育學11級原始數(shù)據12.sav
統(tǒng)計量
總分
N 有效
缺失
52
4
表1
總分
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有效 104.00
1
1.8
1.9
1.9
110.00
2
3.6
3.8
5.8
123.00
2
3.6
3.8
9.6
126.00
1
1.8
1.9
11.5
133.00
1
1.8
1.9
11、13.5
134.00
1
1.8
1.9
15.4
135.00
1
1.8
1.9
17.3
136.00
2
3.6
3.8
21.2
139.00
1
1.8
1.9
23.1
140.00
2
3.6
3.8
26.9
143.00
1
1.8
1.9
28.8
144.00
1
1.8
1.9
30.8
147.00
1
1.8
1.9
32.7
1.8
1.8
1.8
1.8
1.8
1.8
1.8
3.6
1.8
1.8
3.6
3.6
3.6
1.8
3.6
3
12、.6
1.8
3.6
1.8
1.8
1.8
3.6
1.8
1.8
1.8
1.8
1.8
92.9
7.1
100.0
149.00
1
150.00
1
151.00
1
152.00
1
155.00
1
156.00
1
158.00
1
160.00
2
162.00
1
167.00
1
170.00
2
174.00
2
178.00
2
179.00
1
181.00
2
185.00
2
186.00
1
188.00
2
207.00
1
208.00
1
2
13、10.00
1
212.00
2
215.00
1
221.00
1
230.00
1
266.00
1
271.00
1
合計
52
缺失 系統(tǒng)
4
合計
56
1.9
34.6
1.9
36.5
1.9
38.5
1.9
40.4
1.9
42.3
1.9
44.2
1.9
46.2
3.8
50.0
1.9
51.9
1.9
53.8
3.8
57.7
3.8
61.5
3.8
65.4
1.9
67.3
3.8
71.2
3.8
75.0
1.9
76.9
3.8
80.8
14、1.9
82.7
1.9
84.6
1.9
86.5
3.8
90.4
1.9
92.3
1.9
94.2
1.9
96.2
1.9
98.1
1.9
100.0
100.0
圖1
克方圖
均慣=167.54
N=:52
總分
2.1.2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檢出情況
2.1.3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常模的比較
因子
因子分> 3(%)
因子分> 2 (%)
軀體化
9.4%
強迫癥
13
15、.2%
56.6%
人際關系敏感
1.7 %
44.6%
抑郁
7.4 %
29.6%
焦慮
5.4 %
18.1%
敵對
25%
恐怖
21.8%
偏執(zhí)
1.8 %
18.5%
精神病性
1.7 %
16%
其他
3.7 %
22.2%
表 2 大學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分與常模的比較
因子
常模(x 土 s)
大學生(X ±s)
軀體化
1.37±0.48
1.5267±0.40
強迫癥狀
1.62±0.58
2.3415±0.52
人際關系敏感
1.65±0.61
2.0536±0.52
抑郁
1.5±0.
16、69
1.9744±0.56
焦慮
1.39±0.43
1.8327±0.57
敵對
1.46±0.55
1.7411±0.50
恐怖
1.23±0.41
1.7584±0.57
偏執(zhí)
1.43±0.57
1.6512±0.48
精神病性
1.29±0.42
1.6696±0.44
2.2 不同群體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比。
2.2.1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性別比較
表 4 大學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分的性別比較
因子
男(x ±s)
女(x ±s)
軀體化
1.7292±0.42
1.4907±0.39
強迫癥狀
2.8375±0.53
2
17、.3333±0.52
人際關系敏感
1.9444±0.59
2.0718±0.51
抑郁
2.0673±0.64
1.9582±0.54
焦慮
1.8875±0.65
1.8234±0.56
敵對
1.8542±0.5
1.7222±0.5
恐怖
1.4643±0.29
1.8085±0.59
偏執(zhí)
2.06±0.75
1.5797±0.39
精神病性
1.6375±0.48
1.6750±0.44
其它
1.8036±0.31
1.7795±0.53
2.2.3 城鄉(xiāng)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表 5 城鄉(xiāng)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各因子得分比較
18、
因子
城市(x ±s)
鄉(xiāng)村(x ±s)
軀體化
1.3929±0.19
1.5471±0.42
強迫癥狀
2.2286±0.62
2.3587±0.5
人際關系敏感
1.9683±0.42
2.0658±0.53
抑郁
1.5604±0.3
2.0360±0.55
焦慮
1.7500±0.44
1.8429±0.58
敵對
1.8571±0.43
1.7245±0.51
恐怖
1.5510±0.69
1.7887±0.55
偏執(zhí)
1.7619±0.53
1.6348 ±0.48
精神病性
1.4571±0.42
1.7000±0.
19、44
其它
1.7959±0.64
1.7812±0.49
2.2.4 是否為獨生子女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比較
表6是否為獨生子女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分的比較
因子
是獨生子女 不是獨生子女
軀體化
強迫癥狀
人際關系敏感
抑郁
焦慮
敵對
恐怖
偏執(zhí)
精神病性
(其他因子略)
(x 土 s) 1.4667 ±0.47
2.3600±0.41
2.1212±0.53
1.9923±0.6
1.8364±0.45
1.8182±0.46
1.8701±0.57
1.8833±0.7
1.6727±0.47
1.9000 ±0.49
(x 土 s)
1.5407±0.39
2.3372±0.54
2.0370±0.52
1.9703±0.55
1.8318±0.6
1.7222±0.51
1.7305±0.57
1.5985±0.41
1.6689 ±0.44
1.75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