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游戲紙橋教案教學5篇》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班科學游戲紙橋教案教學5篇(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中班科學游戲紙橋教案5篇
我們美麗的建筑中,“橋”無疑也是一個亮點,他為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幼兒在前一活動“各種各樣的橋”中,他們對橋已有了初步的認識,知道橋的基本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游戲紙橋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
中班科學游戲紙橋教案1
活動目標:
目標預設:
1、通過操作實驗,親身感知不同的紙橋與承受力之間的變化。
2、指導幼兒嘗試用繪畫的方法把實驗過程記錄下來。
3、激發(fā)幼兒探索紙橋的承重力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紙折疊后能增加紙的承重力。不同的折疊方法紙橋的承重力也不
2、一樣。
難點:正確掌握實驗方式,以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從而得到正確的結論。
設計理念:
在這之前,幼兒已設計過各種各樣的橋面,對于橋面有了初步的認識,但還只停留在形狀的不同上,這次通過選擇了兩種橋面來讓幼兒探索它們的承重力,這樣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幼兒在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對實驗不利的因素,因此,老師重點觀察幼兒的實驗方法是否正確,以保證實驗的準確性。幼兒能夠通過質疑、猜想、操作、實踐、最后得出結論,發(fā)現(xiàn)紙橋的秘密——知道不同的橋面,其承重力也不同。
設計思路:
在幼兒已經(jīng)對橋面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著重研究兩種橋面。先讓幼兒討論怎樣做承重比較實
3、驗,然后由教師交代實驗要求,和記錄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加以指導,然后展示記錄單,得出結論波浪橋比較穩(wěn)固。然后通過第二次實驗,感知波浪多少魚承重力的關系,讓幼兒了解波浪越多,承重力越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已經(jīng)做過各種各樣的紙橋,都有些什么橋呢?今天我們先來研究波浪橋和水槽橋,你們覺得這兩座橋哪座最牢固(幼兒猜想。)
二、探索比較水槽橋和波浪橋的承重力大小
(1)討論應該怎樣做承重比較實驗;(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小結:我們只有放同樣的東西才能比較出哪一座橋牢固,而且東西要放在橋的中間。
(2)交代實驗要求和記錄要求
4、。 (3)出示記錄表討論如何記錄。
(4)幼兒實驗并記錄,教師重點指導他們正確實驗。
三、展示記錄單,交流實驗結果
1、哪座橋最牢固?可以放多少塊積木。
2、為什么波浪橋最牢固?
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波浪橋比水槽橋牢固,每一個小波浪就像一個小巨人,許多小巨人連在一起力氣就大了,所以這種橋最牢固。
四、第二次實驗:感知波浪(巨人)多少與承重的關系
1、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都是波浪橋,承重力卻不一樣。 師:(1)為什么同樣都是波浪橋,放的積木卻不一樣多呢?
(2)幼兒觀察比較兩座波浪橋,發(fā)現(xiàn)兩座橋的波浪不一樣多。
5、 2、交代實驗要求,并討論折的不一樣的波浪橋的記錄方法。
3、幼兒實驗,教師指導。
4、集體討論,剛才在實驗中,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波浪越多,放的積木越多,橋越牢固。
總結:小朋友們真聰明,通過實驗不僅知道波浪橋比水槽橋牢固,而且還發(fā)現(xiàn)波浪越多橋越牢固。
五、延伸活動
老師這里還有兩座不一樣的橋,它們會比我們剛剛的橋牢固嗎?下次我們可以再來試試。
中班科學游戲紙橋教案2
活動目標:
1.了解物體放置方法、改變橋面形狀、橋墩多少與紙橋承重力的關系。
2.通過自我檢驗及與同伴之間的相互比對,不斷探索增加紙
6、橋承重力的方法。
3.積極動手動腦,體驗探索與交流的樂趣。
活動準備:
積木橋墩(橋墩固定)、白紙、雪花片插在小木棒上(每份數(shù)量相同,用于操作與測量)、活動過程:
(一)我的紙橋有多堅固
1.介紹紙橋和測量方法,讓幼兒猜猜:紙橋上能放多少雪花片?
2.交代操作要求:
(1)可以通過折一折,卷一卷的方法改變橋面形狀。
(2)雪花片可以隨意擺放,但必須要放在橋面上。
(3)聽到教師的口哨聲必須馬上集合。
3.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回指導(1) 提醒幼兒正確取放雪花片。
(2) 引導幼兒嘗試新
7、的方法。
4.交流。
(1) 請成功的幼兒介紹優(yōu)秀經(jīng)驗。
(2) 對比和評價操作方法相似,結果卻不同的紙橋,分析原因。
(3) 讓操作失敗(橋倒塌,雪花片散掉)的幼兒分析失敗的原因。
教師小結,引出第二次操作。
(二)誰的紙橋最堅固
1.提出操作要求:讓所有的雪花片都站在紙橋上就是勝利者。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回指導。
(1) 引導幼兒驗證成功幼兒歸納的優(yōu)秀經(jīng)驗。
(2) 引導幼兒探索能讓紙橋更堅固的方法。
3.交流
(1) 評出最牢固的紙橋。(如果成功者不多,教師可以演
8、示橋面折成波浪的方法)
(2) 請成功的幼兒歸納優(yōu)秀經(jīng)驗,并記錄在記錄表上。
A橋面更寬更厚能承受更多的力。
B橋面折疊后拱起來能承受更多的力。
C橋面折疊成波浪能承承受更多的力。
D把雪花片放在橋墩上能放更多。
(三)我們的長江大橋1.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橋墩和紙,要求小組成員合作造出長江大橋,放上所有的雪花片。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 引導創(chuàng)新方法。
(2) 引導幼兒相互合作。
3.展示幼兒作品。
4.教師小結:橋墩能起到支撐的作用,改變橋面形狀能增大橋的承受能力,所以能
9、讓我們的紙橋更堅固。
建筑師們也是根據(jù)這些原理,建造了許多堅固的橋,如美國的金門大橋和中國的趙州橋。小朋友只要多動腦筋多動手,也能成為偉大的工程師。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在科學區(qū)中繼續(xù)探索橋的秘密。
中班科學游戲紙橋教案3
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紙的不同變化與承受力之間的關系。
2、大膽地動手操作并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白紙、紙杯、積木 活動過程:
一、猜測引題
1、(出示三座不同紙質的紙橋)這里有三座不同的紙搭成的紙橋,這是一座?(面巾紙橋)這座呢?最后一座呢?
問:這三
10、座紙橋誰的力氣大,頂住的積木多?
2、到底會是怎樣的結果呢,我們用積木比一比。(我們應該把積木放在什么位置呢?)
3、為什么紙板橋能頂住積木?
二、第一次操作
1、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讓一張薄薄的白紙變成大力士頂住一塊積木呢?等會就請你們去試一試,出發(fā)之前聽好老師的要求:
1、請你用各種各樣的辦法去試一試
2、等老師拍手時把紙和積木放回籮筐里。
2、幼兒操作
3、教師巡回指導(教師用照相機記錄幼兒的方法)你是用什么辦法讓白紙變成大力士的?
3、交流分享
(1)你的紙橋能頂住一塊積木了嗎?你是用什么辦
11、法的?
(2)老師還把小朋友的方法用照片拍下來了,我們一起看一看。(展示照片里的方法)
4、小結:原來通過手折、卷改變紙的形狀它就能頂住積木。
三、第二次操作
1、你們的紙橋能頂住更多的積木嗎?
等會再請你們去試一試。出發(fā)之前同樣聽好我的要求:
1、不要把積木放在橋墩上,要放在橋面的中間
2、當老師拍手是把的橋留在桌面上然后回到座位上。
2、幼兒操作
3、分享交流:
誰來介紹一下你是用什么辦法讓紙橋變牢固的?(你一開始就用這個辦法的嗎?) 你們都用什么辦法讓紙橋能頂住更多的積木的?
4
12、、小結:一張白白的紙多折幾次后它就能頂住更多的積木。
四、延伸
今天我們通過的自己的努力把薄薄的白紙變成能頂住積木的大力士,等會區(qū)角活動時請你們拿各種不同的紙去試一試。另外也請你們想想,怎樣讓面巾紙也變成能拎的動瓶子的大力士。
中班科學游戲紙橋教案4
活動目標:
1.知道紙經(jīng)過折疊后可以使紙的承重力增加。
2.能夠積極動手進行紙橋實驗,探索發(fā)現(xiàn)折的層數(shù)多的紙橋承重力大。
3.體驗到探索紙橋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木頭積木若干,折好的紙橋若干,每組一盒塑料積木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認識橋及其結
13、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
師:小朋友見過橋嗎?你在哪里見過的呢?誰想介紹一下你看到的橋是什么樣子的呀?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橋的圖片,請幼兒觀察其造型及組成。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老師也有你說的這座橋哦,看,是什么樣子的呀,是什么做成的?上面都有哪些東西呢?
二、出示兩座紙橋,請幼兒猜猜哪座橋堅固?
1、師:原來橋可以用各種這樣的材料來造呢,今天老師也要來造橋,請你看看,我的這座橋是用什么做成的?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出示兩座紙橋,請孩子觀察橋的樣子及組成。
14、 3、師:這兩座紙橋可不一般啊,它們也很牢固呢,我想要比比看,哪座橋更牢固,你能夠先來猜猜看嗎?
三、幼兒試驗紙橋
1、幼兒分別動手驗證兩種紙橋哪一種結實。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很多東西,看桌上有什么呢?被子可以做橋的什么?那紙呢?每個小朋友都有兩只杯子,兩座橋面(一座平,一座折過),每人一塊積木。請你自己來做一座橋,然后在橋的中間放上積木,比比看,到底哪一座橋更牢固!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提醒孩子放積木要放在橋面中央,不能放在橋墩上。兩個橋墩不要靠的太近,剛剛可以用橋面完全蓋住就好。積木放的時候要輕輕的
3、師:你找到更加牢固的那座
15、橋了嗎?誰愿意來說說看,你覺得哪座橋更加牢固呢?
3、教師在講臺完整試驗,驗證孩子找到的結果。
師:小朋友都找到了更牢固的那座橋,那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到底是不是呢!請你小眼睛仔細看好哦。(教師變講解正確做法,邊示范)把兩個杯子倒過來放好,中間不要空太多,把橋面輕輕放上去,剛剛把橋墩給蓋住,把積木輕輕放在橋面的中間。發(fā)生什么事情了呢?
四、引導孩子猜想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
1、師:我們小朋友真棒,一起動手動腦找到了更牢固的那座橋,那你知道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呢?這兩座橋到底什么地方不同呢?為什么折了之后就變得更加牢固了呢?
2、教師引導幼兒
16、觀察發(fā)現(xiàn)橋面的不同,教師總結當紙折之后紙就變厚了,承受能力就變大了,而且折的次數(shù)越多,承受的能力就越大,紙橋也就越牢固。折過的橋中每一個小波浪就像一個小巨人,許多小巨人連在一起力氣就大了,所以這種橋最牢固。
四、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小朋友學會制作了牢固的紙橋,我們的爸爸媽媽也學會了這個秘密,那回去之后,就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做一做這樣的橋吧!你也可以再動腦筋做一做,除了這樣的橋,還有怎樣的紙橋也會很牢固呢?
中班科學游戲紙橋教案5
活動目標
記錄并比較實驗結果,體驗探索過程的樂趣。
知道改變紙的形狀可以改變紙的承受力。
17、 活動準備
人手4~5張長方形紙(A4紙二分之一大小),若干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木質積木和塑料積木(或其他物品),每人兩張記錄紙,牛皮紙、卡紙、圖畫紙等各若干。
幼兒操作材料第4冊第10~11頁“神奇的紙橋”。
視頻“神奇的紙橋”。
活動過程
一、用紙造橋
——探索造紙橋的方法。
教師:你能不能用紙來造橋?用什么方法可以造出一座穩(wěn)固的紙橋? ——幼兒自由探索,并進行交流和演示。
二、神奇的紙橋
——教師出示由不同折疊次數(shù)的紙搭建的紙橋,幼兒在紙橋上分別放塑料積木、木質積木進行實驗探索。 教師:這幾種不同紙橋上
18、能承受住的積木一樣多嗎?
——幼兒交流、記錄實驗結果,并將記錄紙張貼在展示板上。
——找出承受塑料積木、木質積木數(shù)量最多的紙橋,并在集體面前分享小組探索的結果。
——提供幼兒操作材料第4冊第10~11頁“神奇的紙橋”,幼兒根據(jù)畫面自主“搭建”不同的紙橋,并試一試哪種方法搭建的紙橋的承受力最大。
——播放視頻“神奇的紙橋”,師幼共同觀看。
三、神奇的彎曲
——尋找日常生活中彎曲后變牢固的東西。
活動建議
·探索區(qū):投放各種紙張(繪畫紙、牛皮紙、卡紙、皺紙、報紙等),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不同質地的紙的承重也不同這一現(xiàn)象。